|
![]() |
上海市 [切换城市] |
网站首页 | ![]() |
厂房租售 | ![]() |
物流仓库 | ![]() |
工业用地 | ![]() |
经济园区 | ![]() |
新闻中心 | ![]() |
求租求购 | ![]() |
会员中心 | ![]() |
免注册发布 | ![]() |
公司注册 | ![]() |
厂房地图 | |||||||||||
![]() |
江苏溧城镇全面打造千亿园区企业服务网2012/3/27
负重奋进 进位争先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溧城镇“二次创业、三年翻番”的决战之年。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局面和区域竞争的巨大压力,全镇上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率先发展为动力,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创新思路,克难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年完成GDP231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财政收入19.2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5%和31.3%;开发区在全省排名中列24位,比2010年向前移了2位。 回顾2011年全镇经济运行情况,主要体现以下六大亮点: 工业经济高位增长。实现纳税销售812.16亿元,同比增长56.9%;实现纳税销售超亿元企业33家,其中超300亿元企业1家,100亿元企业2家;完成工业投入103亿元,同比增长26.3%;自营出口5.9亿美元,同比增长88.6%。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全年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42只,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新增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6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27.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1.1%,比去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完成工商注册外资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8.4%和9.9%。共引进项目26个,其中超亿元内资项目6个,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5个。全年上报双创项目45个,通过审核项目27个;引进海外人才12名,领军型海归创业项目12个。 现代农业加快提升。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5.5%;农民人均收入达17396元,同比增长19.6%。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年新增各类农机180多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农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新增资产股份合作社2家,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1家,农户参加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达49.9%,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60%。 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62.73亿元,同比增长23.8%;完成服务业投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 28%。服务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行业结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服务业项目建设加快,奥迪4S店已营业,大众、尼桑、宝马等一线品牌4S店正在大力推进之中,平陵广场、上河城商业区建设明显提速。 载体建设扎实推进。全年累计投入资金5亿多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形象。园区规划进一步科学化,重点加强了一区三园规划整合和西片区详细规则。拆迁工作顺利推进,全年共动迁居民约350户,拆除面积9万多平方米。安置房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速,省级生态工业园区通过考核验收。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全面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活动,重点加大了对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区镇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完成了陶家、胡桥等村土地复垦整理工作,净增耕地110余亩。扎实推进“平安溧城”、“和谐溧城”建设,治安形势平稳。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实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全镇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鼎力支持分不开的,与全镇上下负重奋进、埋头苦干分不开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再接再厉 再上层楼 展望篇 再接再厉 再上层楼 2012年是区镇实施“十二五”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也是开发区“跨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对全镇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看,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将十分严峻复杂。为此,全镇上下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思路,主动应战,积极破解各种困难和矛盾。 同时,也应看到发展中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干劲,努力提升把握机遇的能力和科学发展水平。只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把握发展机遇,勇于挑战,奋力拼搏,就一定能够推动全镇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2012年全镇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跨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创建千亿园区目标,以“园区建设年、项目推进年、结构调整年、民生改善年”为抓手,全力以赴,真抓实干,确保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2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290亿元,同比增长25.5%;纳税销售1150亿元,同比增长41.2%;工业有效投入120亿元,同比增长57.6%;财政收入2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23.9%;工商登记注册外资4.5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0%和50%。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狠抓有效投入不放松,在经济总量上实现新突破。注重发挥项目带动作用,以项目为依托加大有效投入。加快推进大项目。进一步完善项目挂钩联络制度,做到每个项目由区镇一名领导挂钩联系,实行全程跟踪、全程服务,确保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第一时间解决;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督查制度,严格做到项目推进周会商、月通报、季点评制度,集思广益解决项目推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强化项目推进考核制度,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确保全年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对金源锻造、冶建新材料等准备上市的企业,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指导和协调,积极帮助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力争区镇企业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成功上市。 狠抓结构调整不放松,在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突破。实施产业发展战略,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壮大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进一步完善奖励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包装印刷等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重点抓好一批发展前景好、成长性高的新兴产业项目的推进,促进优质资源集聚,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全年“四大”新兴产业纳税销售超50亿元。提升现代服务业。坚持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全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同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能力;大力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建设,继续抓好八字桥农业生态园建设,不断完善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两大功能,使之成为区镇新的旅游点。 狠抓科技创新不放松,在发展动力上实现新突破。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继续抓好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建设,同时以冶金、输变电和新能源等产业分类,鼓励骨干企业加快推进实验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健全区镇创新体系,增强创新原动力。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重点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等方面急需的海外留学人员、高学历人员的引进;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扶持政策,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狠抓招商引资不放松,在利用外资上实现新突破。完善招商工作思路。进一步理清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行情,结合区镇实际,拓宽招商思路,采取有的放矢招商,提高招商成功率。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引进龙头型、基地型和产品上下游配套的项目,加快新兴产业企业集聚步伐,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狠抓载体建设不放松,在发展空间上实现新突破。加快优化大园区规划。围绕做大园区、提升功能的目标,超前做好园区产业规划、功能规划,年内重点抓好园区拓展和基础配套功能建设。强势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路网体系建设,年内力争投入40亿元,完成环园西路、德盛东路、泓口路南延等30公里道路及配套工程、20万平方米绿化工程、2公里的排涝景观河工程和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 狠抓民生工程不放松,在区域形象上实现新突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城乡交通状况,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继续做好城乡环境整治,力争全年完成50%行政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同时抓好长效管理,不断深化创建省文明城市成果。大力开展“平安溧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全面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拓宽群众诉求渠道,规范领导干部信访值班制度和矛盾排查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提升综合监管能力,有效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狠抓服务质量不放松,在优化环境上实现新突破。牢固树立支持企业天经地义、服务企业关爱有加的理念。加强企业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实行“保姆式”服务,对项目审批、项目开工实行全过程跟踪,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为企业发展真正做到保驾护航作用。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探索建立由政府指导协调,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及其他投融资机构等合作参与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日常融资、咨询等问题,促进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会员中心 | 广告服务 | 在线招聘 | 代理加盟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
CopyRight©2010-2011 企业服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sitemap 联系电话:021-57635070 400-6568-200 客服QQ:2391313788 邮箱:shjuqi@126.com 联系地址:上海市九新公路289号(九亭工商所) 工信部ICP备案:沪ICP备10003931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