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业地产交易中,由于工业地产涉及的交易税费较高(包括土地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印花税、契税等),而股权转让的方式涉及的税费相对来说要低,因此有很多的公司是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转让工业地产。但是由于不专业的股权转让会产生诸多法律问题,为双方的交易埋下隐患,也是产生纠纷源泉。目标公司的其他资产权属的法律问题
作为股权的转让方来说转让公司的目的仅仅是转让公司工业厂房,而不涉及其他资产(包括公司的债权债务、固定资产、知识产权等)。但是,作为股权转让方来说,在完成股权转让后即丧失目标公司的股东权利,同时也丧失对目标公司的管理权,也就是说目标公司所有的债权、固定资产、知识产权(公司的注册商标、专利等专有技术)均仍然归目标公司所享有,债务仍然由目标公司来承担。
《公司法》第三条明文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工业地产转让拟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进行操作,作为股权受让方应该聘请专业的律师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评估目标公司潜在的债权债务及商业风险,但是无论是再专业的律师,再专业的尽职调查,都不可避免的是在转让方在不实陈述的背后对外担保问题,这些担保责任无论怎样都会由目标公司来对外承担责任,而作为只想购买工业地产的企业来说,在受让目标公司的股权后不得不对外承担法律风险,因此作为工业地产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来转让,作为买受方来说应该合理的评估和认识股权转让带来的风险。
因此,在工业地产买卖中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进行交易,是确实可行的交易方案,首先可以有效的降低一定的交易成本,但是作为股权转让的双方都应该审慎的对待股权转让,均应该聘请专业的人士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以确保把交易的风险降到最低。否则将会有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