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科技局最新消息,国家科技部揭晓2009-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考核结果,苏州市及各市、区全部通过考核,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县)称号,再次实现“满堂红”,这标志着我市科技进步综合能力再上新台阶。统计数据显示,1至10月,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745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全年将突破1万亿元大关。
据介绍,两年一度的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实施,是评测各地两年来科技进步状况,整个考核分为地市级考核和县(区)考核两个层面,共设置10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苏州再次实现“满堂红”,充分说明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继续名列前茅。
今年以来,科技部门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六大工程为抓手,各主要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时序进度任务。据统计,1至10月,我市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798项,获经费支持9.1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85.6亿元,同比增长33.4%,占全社会固定投资比重为13.1%; 实现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1331.4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为54%,其中出口实现795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58%。
按照计划,明年我市将全力推动前瞻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培育以纳米技术为引领的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以光电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医疗器械产业,以小核酸技术为核心的新医药产业。重点突出创新先锋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一批爆发性增长的创新先锋企业群体。推动各类高新园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技术优势和产业辐射的重要“策源地”,继续拓展和提升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苏州科技城、昆山阳澄湖科技园区等核心创新园区的地位。力争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400个,其中国家千人计划10人,省双创人才及团队50人。按照研发设施国内一流、研发水平国内一流的标准,重点建设10家左右国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研发载体,引领带动产业创新链的协同配套。
据了解,目前我市在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集聚了5000余家民营科技企业、2000多家留学生企业以及1300家高新技术企业,奠定了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微观基础。下阶段,我市将构建由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产业园组成的培育系统,形成从创新到创业再到产业化的完整支持路径,并重点在新兴产业打造一批专业孵化器,培育集聚一大批中小微企业,使之成为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