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经济大省江苏加快转型,优化结构,广惠民生,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稳健、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稳中趋优态势。
稳外贸 抓实体 化危为机显经济底色
一家企业的成功与整个地区的支持密不可分。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江苏省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关键,以加快外贸增长为重点,以加大有效投入为支撑,稳增长、促转型,确保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地位不降、贡献不减。
江苏各地迅速出台稳增长、促转型的政策举措,从资金扶持、企业减负、市场开拓、要素协调和高效服务等方面帮扶企业渡难关。进一步扩大对重大民生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的有效投入,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帮助外贸企业抢订单、争份额,在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
一系列措施落实下去,一组组数据跳动起来。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江苏实现生产总值2291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95.8亿元,同比增长14%。外贸进出口平稳回升,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608.1亿美元,同比增长1.4%。
促转型 推创新 下行中提经济素质
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江苏省结构调整步伐不减。多年从事经济工作的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说,江苏省继续减少对重化工业、房地产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投资拉动的依赖,加速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上半年,江苏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增速分别比第二产业高出1.9个、8.7个百分点,表明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延续较好发展势头。统计显示,上半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9212.7亿元,同比增长11.7%。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13589亿元,增长近40%。在省会南京,上半年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33%,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电网、新材料等产业产值均逆势增长两成多,调整转型的努力进入收获期。
新兴产业是第一方略,创新则是第一驱动。在经济下行中,江苏企业经营者更加看到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对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技术、产品、管理、营销模式等创新,依靠创新驱动为新一轮快速发展积蓄能量。苏州吉玛基因药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佩琢说:“我们是中国唯一、全球仅有的4家核糖核酸单体供应商之一。由于掌握了独特的技术,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售价高达每公斤数万美元。”
提收入 惠民生 让幸福来敲居民门
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是江苏推动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江苏民生的改善突出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近年来,江苏在保障民生方面的举措更实、力度更重,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面并轨;重大、重点民生项目手笔越来越大,城乡居民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今年上半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4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
记者了解到,江苏多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连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标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得到有效抑制。今后低收入群体增收势头会进一步显现。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得益于民生的改善,江苏调整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信心更足。下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可望保持稳中趋好。